Chili Tree諮商心理師。喜歡生活,美食,還有人。
邀約、討論,歡迎寄至treetect@gmail.com

【如何訓練擁有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】 (跳點式注意力介紹請見文章→過動兒傾向觀察

【圖片摘自Pixabay】

擁有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,在生活中常常會面臨到許多困難,不僅自己的事情無法如願完成,也容易因無法完成與他人合作的任務,而影響到人際互動。更多的是,這類型的孩子常常會伴隨著「情緒障礙」!當自己的行為常常被他人否定、排斥後,那挫折的感受一旦無法清楚描述,為了反擊,就會演變成容易暴怒的模樣!畢竟過動兒在生活中的規則已經很混亂了,自己的情緒狀態自然也容易有一個混亂的界線。

因此,和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在互動時,可能無法僅僅像我們平常教小孩的方式,而需要有更精確的生活訓練,爸媽們可以把握三項原則:

 

第一項【難以改變的生活模式-把握第一次就學對】

我們從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中發現,雖然沒有耐性,注意力很短!容易變來變去!但事實上,他們對於「已經學會的生活模式」是非常難以改變的!!心理學家的Piget曾提出「基模」的概念,說明我們對生活中的理解,會形成一個個的基模,這些基模建構了我們的世界。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,好不容易在注意力這麼短的情況下學到目前的生活模式,擁有了這些基模,如今因為一件新的狀況,而對生活要有大變動,那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!!對我們而言,只是一點點地變動,對他們說,這些基模是打掉重來,組織不起來。因此他們往往在情緒上會有非常大地反抗!常常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現他的不愉快。

所以,在教導他們的策略上,請讓他們在第一次就學習到正確的方式,並不是要求孩子第一次學習時,就要「做得完全正確」,他極有可能做得完全不正確,那是沒有關係的。而是我們讓孩子在第一次學習時,就是「我們希望他學到的生活策略」。國外學者Konrad Lorenz提出「銘印現象」,也就是說,最讓人印象深刻就是第一次了。試想看看,當我們長大之後,我們第一次的牽手,第一次的擁抱,通常都是我們很有感覺的,即使心裡忘記了,身體也會記得。當我們對一般孩子進行生活習慣訓練時,可能會因為覺得哪些部分不好,於是就做改變,但是對這些孩子而言,他們無法這麼有彈性,也不要讓他們在一開始就練習「發散式思考」,請把握「第一次就學對」的原則,不要輕易更動第一次教導孩子的那些策略,而且要保持第一次教學和第十次教學都是一樣的策略。

舉例來說:我們一開始教導孩子的是「甲→乙→丙」,不要突然變成「甲→1→丙」;未來若孩子訓練足夠,我們可以慢慢增加成「甲→乙→丙→」。

 

第二項【降低過多的刺激-把握1次只做1件事】

就如前所述,具有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,常常會因為自己的注意力很難專注在1件事情上,因為對他而言,生活中的刺激太多了,導致他覺得「每件事情都是重點」,最後變成許多任務都沒有完成,甚至生活中變得亂七八糟,孩子可能會非常地困擾和挫折,因為覺得永遠都無法將這些任務真正地完成。因此,我們在要求或訓練他們時,絕對要避免過多的刺激、給予過多地指令。1次只做1件事。「這1件事」意思是指,1次只有「1個重點」。當我們只有給1個重點時,孩子就不會被太多重點干擾,他便能夠專注在這個重點上,所以要求孩子做的是「1個任務」,而且這個任務不要太巨大,讓孩子能夠練習只要將注意力放在這個任務上面就好。

如何讓孩子1次只做1件事,我們可以從生活當中的兩種刺激著手。

第一種是環境的刺激,生活環境實在太多有趣的刺激,常常會干擾著孩子。例如孩子在寫功課的時候,在他視線範圍內居然有其他的玩具,或是會吸引他注意的裝飾品。雖然不是我們給予的指令,但玩具放在視線範圍內,基本上就是一個足以比功課還具有吸引力的事情,因此,降低環境刺激是重要,請給予一個簡單、乾淨的房間、書桌或是完成任務的地方,讓孩子可以將重點放在需要專注的地方。

文章標籤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過動兒的家長在互動過程中,會發現兩種現象:

有些家長會覺得「我的孩子只是比較好動!我的孩子在某些地方就會很專心」,很難去面對自己的孩子有過動/注意力不足症狀。

有些家長敏感地發現孩子有過動/注意力不足症狀之後,決定要好好地教養,卻面臨到漫長的挫折之路。

舉例來說:一項生活習慣,孩子反覆學了3次,我們可能會說他聰明;反覆學了10次,我們會說他資質駑鈍;但過動/注意力不足的孩子,他可能要學20-30次,才有機會讓他放在心裡面。

家長要面對的,不是3次,不是10次,而是20-30次,那一次又一次耐性磨練,辛苦之處常是外人不得而知。

 

【過動兒臨床診斷-注意力不足過動症/ADHD】

過動兒若已達到臨床診斷者,全名叫做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,又可稱為ADHD。

在臨床判斷的病症當中,我們會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會出現兩種型態,主要是「不專注」「衝動與過動」,而這兩種型態,在生活中會表現出三種類型,第一種為「注意力不足的表現」,第二種為「過動/衝動表現」,第三種則是「混合表現」。

要達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「確定診斷」,需符合一些條件,若要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達到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,還是要到醫院進行診斷。

 

在我自己的教學輔導經驗中,有一些孩子會在「臨床診斷的模糊邊界」,他很難完全符合診斷,但在生活中確實又有這方面的傾向,也是因為接觸過這些孩子,所以我更習慣用「光譜的概念」去解釋孩子的現況,這些孩子雖然沒有達到確定診斷,但在生活中父母也必須要花許多力氣!我對過動兒-注意力不足的孩子有了一些觀察,我稱他們是擁有「跳點式注意力的孩子」

 

【過動兒傾向觀察-注意力不集中】跳點式注意力

文章標籤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【花蓮之旅】8-9月最適合賞金針花海的季節

★兩天一夜經典行程介紹

第一天:火車抵達花蓮火車站→租車→花蓮詮速賽車場光復糖廠→民宿→南安遊客中心(因下雨沒去)→玉里吃吃喝喝安通溫泉→買名產麵大王

第二天:新興街燒餅店(早餐)→六十石山賞金針花海金針花辦桌菜(午餐)→林田山林場→還車→花蓮火車站吃炸蛋餅→坐火車回家

★玉里吃吃喝喝經典介紹

橋頭臭豆腐、橋頭冰店(我覺得稍普通)、小木屋玉里麵、阿嬤的老店-仙草奶凍、廣聖堂羊羹、新興街燒餅店、力士牌麵大王

 

【內文開始】

每逢夏季8-9月,就是賞金針花海的絕佳季節。金針花海可在「富里鄉六十石山」、「玉里鎮赤柯山」以及「台東太麻里金針山」欣賞,這三個地方因地理位置關係,所欣賞到的金針花海風景感受都不同。

本次有花蓮在地老饕指引,於是我們就以「吃吃喝喝玉里+前往六十石山欣賞金針花海」為主要行程~享受富里+玉里深度之旅!

 

去花蓮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要上網搶火車票!特別是假日一定要提前於幾週前的週五搶票,找到了早上8:00從台北到花蓮的火車票,抵達花蓮火車站後,立馬前往汽車租車店家。

其實玉里也有火車站點(是小站),如果只是想要單純走走看看玉里,也可以坐火車!但我們一行人要去六十石山賞金針花,於是也只能租車了!從花蓮火車站開車前往玉里,以Google計算車程約1.5小時,所以如果要多玩一點花蓮,還是要訂早一點的火車票才玩得過癮。

文章標籤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些剛畢業的心諮所學弟妹們,或是想要投入諮商心理領域的人,常常很好奇,心理師的工作,究竟是在做些什麼?難道就如電視上看到的,進行諮商晤談就好了嗎?在這個世代裡,除非我們很拼命地「接案工作」,否則只有靠在研究所學習到的「諮商晤談」,通常在收入上是非常不夠的。

 

本篇主要分享的是「大專校院專任心理師」日常工作。

提供給生涯路途上,想要從事大專校院領域的心理師及準心理師們作為理解及參考。


 

一、大專院校-諮商中心日常工作項目

在大專院校擔任「專任心理師」,我認為工作項目可區分三大部份:專業心理治療、專業行政工作以及一般行政工作。以下列點說明這三個工作項目。

(一)專業心理治療

針對大專院校的學生,進行三級心理衛生預防工作,透過這樣的預防工作,協助學生進行心理治療,讓學生得以恢復心理健康。

多數在研究所課程時,都是以訓練專業心理治療工作為主,所以相信這個部分在成為心理師的路途上,大家也非常明確了解。

1.初次晤談評估/寫評估晤談紀錄:針對個案進行「初次晤談評估」,紀錄家庭史、成長史、醫療史等等資料。

2.個別心理諮商/寫個別諮商紀錄:針對個案進行「個別心理諮商」。

3.設計團體方案/進行團體帶領/寫團體紀錄:針對欲開的團體主題進行方案設計,並進行團體帶領。例如高關懷學生團體、安心服務團體或是心衛主題團體。

4.心理測驗施測/寫測驗紀錄:針對個案進行個別心理測驗。

文章標籤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【本圖片摘自Pixabay】

「親愛的,你可以安慰我,但不用幫我出氣,也不用對我生氣!」

春嬌帶著苦瓜臉回到家中,志明關心她,問她怎麼了。

包包都還沒放下來,春嬌就哭著告訴志明,她跟某個同事阿花因為工作吵起架來,覺得對方蠻恨不講理,自己感到委屈,也覺得很煩惱!

志明先是耐心聽完,聽完之後,覺得阿花這人實在太過分,根本是在欺負春嬌!!

自己的老婆怎麼可以被人欺負呢!?

於是就在春嬌面前咒罵著阿花:「這人真是可惡!蛇蠍心腸!!」

志明罵一罵還不過癮,覺得自己的老婆太委屈了!好像自己也被那阿花羞辱似的,越想越生氣。

於是跟春嬌說:「明天我載妳去公司!順便幫你出個頭,將那阿花還是阿貓的罵一頓!!我看她還敢不敢!」

春嬌一聽到這裡,原本還沉浸在自己委屈的世界裡,整個人突然愣住,眼淚也都收回來了。

「沒有這麼嚴重啦!不需要這樣教訓對方!」春嬌說。

「妳就是這樣被欺負都不會幫自己出聲!明天我幫妳!讓他們知道好看!」志明咬牙切齒地說。

 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無論孩子今天多麼不聽話,我們斥責他,對他覺得生氣,覺得這些「死小孩!」

在結束一天、上床睡覺之前,請記得,還是要給你的孩子一個屬於他的擁抱。

不論是老大、老二還是老三,每個人都有一個他的擁抱,即使時間非常短暫,但是這一刻,是專屬於孩子與家長的時間。

是孩子暫時獨佔爸媽的時間。

孩子可能在他做了一些爸媽不喜歡的事情之後想著,爸媽可能不那麼喜歡我了,因為我做了讓爸媽討厭的事情。

孩子會開始擔心,他會想辦法討爸媽歡心。

有時候孩子專注力在「討爸媽歡心時」,他就會很難向環境探索。因為專注力都在爸媽身上了,哪有心力專注其他的事情。

所以,給孩子一個擁抱,即使孩子做了許多小壞事,他在今天的結束都還是可以獲得一個肢體上的擁抱,讓孩子安心。

同時,這個擁抱也是給爸媽自己的,無論孩子今天做了多少小壞事,爸媽們有沒有原諒他,但是本質的愛沒有變,爸媽們也可以獲得孩子給自己的擁抱。

 

爸媽們的擁抱對孩子很重要,對爸媽自己也是。

無論今天孩子多麼不聽話,不想原諒他,對他覺得生氣,在最後,他都還是可以獲得你的擁抱。擁抱不代表原諒、生氣,而是身為爸媽的你,願意接受身為孩子的他。

 

如果爸媽做不到,也不要氣餒,或許從小到大你也沒有被這樣對待接受過,要做到這樣對待孩子,真的很不容易。

當然如果你願意嘗試,也可以一起練習看看。

文章標籤

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