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pixabay

面對耍脾氣的孩子,該怎麼辦?

「老師,我輔導的小朋友,一直不想寫數學習題,只想要玩!但作業本來就是他要完成的,我只好耐著性子哄他趕快寫,結果小朋友突然開始不講話,不寫作業,也不看我,就這樣過了半小時!這個半小時真的很難熬!老師!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!?」

 

學生向我反映輔導小朋友的狀況,其實許多爸媽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,孩子耍脾氣的時候究竟該怎麼做?

 

有的爸媽看到小孩子這樣,忍不住罵他:「本來就是你要寫完的!你有什麼權利生氣啊你!!」

或是乾脆體罰他:「這麼不聽話,欠教訓!!」心裡想,他就是要寫啊!不然要怎樣?

 

有的爸媽看到孩子這樣發脾氣,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不想讓孩子不高興,所以就和孩子說:「算了算了!,不喜歡就不要寫,也不是一定要寫啊~」於是小孩子的沈默不說話,換得不用寫自己不喜歡的作業!

 

有的爸媽心裡非常不認同孩子耍脾氣,但是氣在心裡面,又不敢罵孩子!所以就變成「你不說話,我也不說話!」彼此看誰撐得比較久。

 

要面對孩子這樣的情緒,實在讓人有些不知所措!

孩子「耍脾氣」,聽起來就是在不應該出現脾氣的時候,卻出現了!父母面對孩子的反應,其實反應了父母自己的狀態。

 

看到孩子耍脾氣就責罰孩子的父母-不容許生氣情緒

有些爸媽,對於不完成自己任務,卻因此發脾氣的孩子很不能接受!!

他們覺得這任務本來就是小孩該完成的,但是卻不願為自己的任務負責!爸媽評價了小孩「不負責任」,覺得小孩真的「很不應該」,於是罵了小孩一頓!!

雖然孩子耍脾氣的情緒不適當,但是這樣的爸媽,在很多時候是「不容許生氣的情緒」出現!

在他們的生活中,「生氣情緒」會讓爸媽感到挫折,爸媽期待小孩自己完成的事情,小孩卻沒有辦法完成,甚至用「生氣」來表現!爸媽為了降低自己的挫折感受,於是不准小孩有任何不愉快的情緒出現,並責怪他沒有完成任務。

在過程中,孩子學習到的並非「我要完成應該做的事情,不能亂發脾氣。」。

他學到的是「爸媽不准我生氣!」,這個不允許,讓他日後對於「發脾氣」這件事會過度敏感,不是變成一位愛發脾氣的人,就是變成不敢在家裡表現情緒的人,

 

看到孩子耍脾氣就順從孩子的父母-害怕生氣情緒

有些爸媽看到孩子耍脾氣時,會變成「什麼都聽他的」。

這樣的爸媽們一向都對生氣情緒束手無策,因為他們「害怕孩子有情緒」。

爸媽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情緒,也不想要面對。孩子的生氣,引發了爸媽的焦慮、緊張感受,為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,讓這負面情緒趕緊消失,所以只能趕快安慰孩子,並放棄原本應該做的事情與責任。

在這過程中,孩子會學到「以後我不想做、不如我預期,我有挫折,我就可以發脾氣!」

對孩子來說,「發脾氣」真是太好用了!可以操控爸媽的行為!可以阻止別人叫自己做任何事情!

 

與孩子賭氣的父母-想罵又不敢罵

有些爸媽對孩子的行為做了評價,覺得孩子不應該!!想要對小孩發脾氣!!

但是又擔心自己這樣罵孩子,會傷害到孩子,所以乾脆把想責罵孩子的話放在嘴裡,不說出來!用一個「沉默以對」的方式。

爸媽的左右為難,想罵又不敢罵,內心充滿了許多「小劇場」。

通常「沉默以對」是爸媽們覺得最好用的方式,因為小朋友可能過一段時間後,就會想親近爸媽,也會表現得自己「好像錯了」,然後我們再叫他把作業寫完。

但事實上,孩子並非真的知道自己怎麼了!他只會覺得自己做錯事!!因為他做錯事所以爸媽不理他!對孩子來說,「爸媽不理自己」是一件很驚恐的事。

沉默時,孩子內心同樣會展開一個小劇場,他會開始胡亂想像爸媽不理他的各種理由,是因為他生氣了?爸媽不喜歡人家生氣?還是因為他不寫數學作業惹得爸媽不高興?還是爸媽不喜歡他了?孩子有各種猜想淹沒自己,說不定孩子根本不知道這叫做「耍脾氣」!

想要靠近爸媽時,也會用一個「自己想像的方式」靠近,他可能會猜:只要拉拉媽媽的衣角,媽媽就會理他了?或是用其他辦法。

結果我們原本希望他將負責的數學作業完成,最後孩子的注意力只放在「如何不讓爸媽不理我!」

長大之後,孩子會有一個情緒小劇場,對於自己情緒的展現常會非常矛盾,對於別人的情緒也是,許多事情都是自己猜來的!

 

區分孩子耍脾氣與自己的情緒

爸媽們會有這麼多的情緒被引發,很多時候是因為「自己」被孩子的情緒捲進去了。

我們會不自覺地掉進孩子的耍脾氣裡面,分不清楚這是孩子的情緒,還是我的情緒。

首先,爸媽要先告訴自己:「這情緒是孩子的,不是我的。」我們要先將孩子和自己的情緒做切割。

切割情緒是非常困難的!!畢竟是爸媽們的心頭肉,孩子的情緒很難不牽動自己,但是孩子已經開始有「自己」了,所以必然他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。爸媽不需要將孩子的情緒搶過來負責。

切割情緒之後,我們再去看看孩子在做什麼:「孩子不想要寫數學作業,而我們卻不停叫他寫,讓他有些挫折,所以他在耍脾氣。」

看到了孩子的狀態,我們才有辦法去面對孩子:

1.讓孩子連結現狀:「我知道你不想寫數學作業,但是爸爸/媽媽一直叫你寫,所以你在發脾氣!」

→讓孩子學習到,是因為發生什麼事情,他才會有情緒,而這個情緒叫做「發脾氣」。同時,說出他的情緒,也是爸媽對孩子的一種同理。

2.告知事實「但是這個數學作業,是你今天必須完成的任務。」

→讓孩子知道,就算他有些挫折,不想完成,但是有些事實還是必須接受的。

3.給孩子台階下:「等你生氣完,可以開始寫作業的時候,你再來找我。」

→這樣的說法,是要讓孩子知道,我們是允許他生氣的(等他生氣完),而我們也告訴他,發完脾氣之後,我們怎麼樣會跟他「和好」。孩子也需要台階啊,有時候他生氣完,意識到自己好像不太對,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可以對自己亂發脾氣負責,我們告訴孩子,他怎麼樣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這個台階重要的是,告訴孩子他可以怎麼做!

 

以上幾個步驟,不用照著順序完成!有時可能因為自己的情緒還沒有辦法這麼快跟孩子做切割,於是能夠先離開現場,做到「給孩子台階」就很不錯了!

可以讓自己冷靜之後,再想想看,要怎麼跟孩子講「他的發脾氣」和「事實上該完成的任務」。

 

有時候,孩子耍脾氣縱然不對,但是我們被「孩子耍脾氣」牽著鼻子走,對孩子的諸多反應,也該問問自己,那是孩子的情緒,還是我的情緒?

清楚了自己的狀態,也清楚孩子的狀態之後,孩子才不會因為我們的情緒而變得手足無措。

 

本文同步刊載於親子天下嚴選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耍脾氣 親職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li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